腾讯、蚂蚁相继发布AI新产品,“大厂”助力中小银行低成本升级

2024-06-29 22:07:53 来源: 华夏时报 作者:付乐

  记者 付乐 北京报道

  随着2027年全面自主创新目标的临近,中国金融行业正站在关键的转折点上,这对本土品牌和国内厂商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国产化升级正从头部向中小金融机构加速渗透,不过,如何低成本迁移至国产化平台?又如何保持业务的连续性?而像腾讯、蚂蚁集团、华为等企业正积极布局金融信创市场,并迭代升级相关解决方案和服务,降低中小金融机构核心软件国产化替代难度和成本。

  “面向AI时代到来的时候,中小金融机构是被忽略的甚至被弱化的,我们呼吁金融机构基础设施更加开放,比如构建金融机构行业云,让更多中小金融机构中小玩家在云上有相同技术水位。”6月29日,蚂蚁数科云原生事业部总经理王磊对《》记者表示。

  中小金融机构信创挑战不减

  “监管机构今年新增的最新要求指出,截止2027年金融机构所有系统实现全部自主创新,2028年实现包括核心系统在内的全系统的单轨运行。”腾讯云副总裁胡利明对本报记者表示。

  所谓“核心系统单轨运行”,意味着金融机构需将其核心业务流程迁移至自主研发或国产化的技术平台,降低外部依赖,避免潜在的数据泄露风险。

  和大型机构相比,中小金融机构在信创转型之路上面临重重挑战,涉及技术、资金、战略规划、行业竞争等多个维度。

  一方面,大规模的系统迁移和自主研发,需要足够的资金与技术去支持,而中小金融机构技术积累有限,增加了在短时间内完成核心系统改造的难度。另一方面,中小金融机构的业务特性决定了其在推进信创过程中,对风险管理可能更为谨慎,核心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直接关乎到业务连续性和资金安全。

  此外,与国际主流软件相比,国产软硬件生态在某些方面可能还存在成熟度不够、兼容性与匹配度欠佳等问题。

  胡利明表示,第一,金融机构既要维护旧系统,又要学习国产技术栈以便逐步迁移业务,这需要技术人员和资金投入,而很多中小企业科技部门只有几十人。第二,虽然国产产品能提供的功能和支持的场景要更广,但与磨合了二三十年的产品相比,从初期投入看性价比会有一些差距。第三,相比传统的架构安全,云架构面临安全的威胁是多点、多发,全方位的,需要一个更立体的安全防护的体系,这都需要重新构建。

  在业内看来,要鼓励和推动金融科技公司向中小金融机构输出低成本、效果好的解决方案。如腾讯、蚂蚁、阿里等企业可以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提供国产解决方案,搭建开放的技术合作平台,降低中小金融机构的技术门槛。

  在此背景下,腾讯、蚂蚁集团、华为等科技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金融赛道,利用自身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积累,降低了中小金融机构核心软件国产化替代的难度和成本。

  日前,腾讯云联合宇信科技300674)、中电金信、中科软603927)等分别发布了“1+2+N+O”银行数据中台联合落地方案、数智化司库联合方案和新一代IFRS17管理平台联合方案等金融行业大数据联合方案;另有蚂蚁数科旗下SOFAStack发布大模型服务平台AI Max。该平台兼容适配主流开源大模型、国产算力,向企业提供进行模型训练、部署、评估、优化等一站式模型工作台;华为云则发挥自身大数据领域的行业优势,实现整体金融解决方案的综合能力提升;百度智能云加强了AI大模型在金融行业的应用,重视对金融行业整体AI生态环境的打造。

  以银行业为例,在这场技术革新中,民营银行从诞生之初就有“生于云、长于云”的理念,而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则在既有集中式架构基础上,探索分布式与云原生的融合路径。

  王磊分享到,在产品商业化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银行业的IT预算占据了行业内的大部分份额,大约在60%至70%之间。国有大行虽然拥有庞大的IT团队和充足的预算支持自研项目,但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仍需借助外部专业力量,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满足监管要求。股份制银行与城商行在特定业务领域内追求差异化竞争,对定制化、高灵活性的技术解决方案有较高需求。而对于中小型金融机构来说,全方位的技术解决方案有利于减轻机构转型压力。

  金融机构在IT支出上更加精打细算

  随着金融信创深入实施,从早期的探索阶段进入更为复杂的“深水区”。但与此同时,金融机构盈利空间也受到挤压。从盈利上看,2023年末,38家上市银行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长1.59%,增速持续回落;五大上市险企合计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3.25%。

  在金融业利润普降的背景下,针对IT的整体预算投入势必受到影响。

  IDC发布的《中国金融云市场(2023下半年)跟踪》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3下半年,中国金融云市场规模达到47.2亿美元,同比增长2.1%,市场增速趋缓。

  “金融云头部用户对软硬件产品的需求依然旺盛,但降本增效的呼声和不稳定的国内国际政策,使得其在线下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预算缩减或者是流转至2024年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报告》提到。

  此外,胡利明也提到,虽然大环境有一定挑战,但金融机构在自主创新方面的投入仍然在持续增加,区域性机构去年已经大规模加快自主创新节奏,且在一些创新业务上继续投入,前几年数据库的项目最多,今年大数据的项目已经超过了数据库。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领益智造
  • 田中精机
  • 瀛通通讯
  • 凯旺科技
  • 国华网安
  • 方正科技
  • 东杰智能
  • 德赛电池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