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确定性”背后 美团本地生活找到“低价”抓手

2024-06-12 14:22:11 来源: 财经网

  在过去半年里,美团在重建进攻和防御体系,同时也进入了新的叙事阶段:其核心本地商业实现稳步发展,同时各业务之间协同效应初现,带动一季度业绩表现亮眼。

  在更多流量选手进入本地生活领域之际,美团也在不断突破,寻求新的抓手。本季度,美团深入行业价值链,在促进商户发展的同时,更聚焦于建立长期的竞争力和改善用户体验,而非市场份额。这背后,美团在不断完善供给、迭代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对产品多样性、高品质、高性价比的需求。

  伴随着组织架构的调整,美团在品质服务、运营效率、重塑价格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优化,也让美团在一季度获得不俗的成绩。6月6日,美团发布一季度财报,营收为732.8亿,同比增长25%,其中核心本地商业贡献546.3亿营收,同比增长27.4%,占总收入的74.5%。

  营收、利润双双增长 践行“零售+科技”战略

  在本地生活赛道竞争趋于白热化的当下,参战的美团在这一个季度走得更显从容。整体来看,美团取得了稳健增长,交出了一份营收和利润双双增长的财报。

  从表面来看,是美团于2024年抓住了消费回暖的契机,在中国本地商业行业持续稳步增长的基础上,有效把握住了行业反弹。但深究背后原因可见,一季度本属于淡季,理论上春节假日会使交易减少,但财报数据表明,美团在基本盘的稳定性,可以应对季节性消费需求带来的周期波动,减少对业绩的影响。

  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美团总收入同比增长25%至人民币733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36.4%至人民币75亿元。营收与利润双增的情况之下,两者均胜市场预期,这也表明美团的基本盘依旧稳健。

  用户规模和商户规模方面,美团已连续四个季度加速增长。一季度,美团的平台用户数和商户数双双实现加速增长,并创下历史新高。在此带动下,年度交易用户交易频次(ATU)也稳步提升至50次以上,高频次交易也意味着用户对美团的粘性逐步加强。

  一季度美团继续围绕“零售+科技”战略,投入50亿元,深耕中国消费市场及本地服务领域,持续通过科技创新推动零售行业效率提升。

  事实上,互联网下半场不仅要从用户需求驱动,还要从核心技术驱动。为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护城河,自2021年宣布“零售+科技”战略后,美团在科技领域不断探索深入,无论是在硬件、软件还是AI探索方面,都显示了美团在提升运营效率、优化用户体验方面的决心。

  王兴指出,“作为行业增长的受益者,美团将继续坚定履行‘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的使命,积极引领零售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相信未来各业务之间将产生更多的协同效应,持续为所有行业参与方创造更大价值。”

  核心本地商业稳中求新 业务协同放大效应

  在数字化的推动下,美团核心本地商业营收同比增长27%,达到546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历史纪录,也展现了美团核心护城河的坚挺。

  在这波增长中,美团的外卖业务功不可没,继续保持着高质量增长,年活跃用户增至近5亿,中高频用户的交易频次同比进一步提升。这庞大的用户基础为美团提供了更多动力,本季度平台即时配送订单数同比增长28%至54.6亿笔。

  值得留意的是,什么都能买的"万物到家"概念在最近几个季度的美团业绩中不断被证明。高速发展之下,越来越多餐饮外卖用户转化为美团闪购用户。一季度,美团闪购日均订单量达840万,年活跃用户数和交易频次均实现同比高位增长。

  此外,一季度,线下消费需求延续强劲态势,美团到店酒旅业务也实现稳健增长,GTV同比增长超60%,年度交易用户数同比增长超37%。交易用户数、商户数、年度活跃商户数均创历史新高。

  核心本地商业的稳健发展的背后,是美团在今年初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例如,一项核心调整是,到店和到家业务不再泾渭分明,都归属于核心本地商业板块,并由美团高级副总裁王莆中负责。

  类似的调整促进了各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以到家和到店业务紧密捆绑为例,将到家高频、高粘性的巨大流量导流到到店业务上,可撬动用户更频繁使用到店酒旅业务。从5月中旬开始,美团会员福利进一步拓展,从此前的零售扩大至到店、酒店和旅行业务。

  这意味着,可有效推动用户实现更多交叉消费,促进用户从一个业务转化到另一个业务。

  这一计划是过去几年美团积累的即时配送会员计划基础上的升级和创新,通过会员权益拓展,美团也将同时加强与商家的合作,以便整合提供更多产品和服务,其中包括大量折扣。可以预见,美团会通过更多协同效应,来提高未来的收入增长和盈利能力。

  王兴表示,未来所有核心本地商业相关部门都会在这一方向上发力,共同探索新的方法,创造协同效应。但他同时强调,“目前谈论这些为时尚早”。他表示,美团仍在调整组织结构的过程中,以更好地支持和整合核心本地商业板块。

  本地生活下半场 性价比成关键词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5年本地生活市场规模预计增长至35.3万亿元。QuestMobile报告显示,2023年4月本地生活综合服务行业全网渗透率38.4%。综合来看,本地生活市场是相对高频、稳定的消费场景,是目前为数不多的依然存在较大增长空间的赛道。

  放眼看去,本地生活已经成为互联网巨头的必争之地。在本地生活赛道竞争趋于白热化的当下,多个平台强势切入本地生活赛道。不难发现,在互联网下半场,不少平台都开始以内容为载体,以低价为驱动力,试图在赛道中突围而出。

  作为一家扎根本地消费领域的科技零售企业,美团也顺应消费者需求演变,积极调整业务策略,不断迭代、改善产品,增加营销和供给,为消费者提供更高性价比的选择。围绕低价外卖团购做布局,是美团身经百战后找准的方向。从财报上来看,涉及这一块的包括“拼好饭”、“神抢手”和“品牌卫星店”等。

  从2020年,美团开始试点拼好饭业务,即多人拼单购买低价外卖。拼好饭最初定位为面向下沉市场的低价外卖产品,目前已进入包括一二线城市在内的全国大多数市场。到今年一季度,“拼好饭”的日订单量峰值创下新高。

  “神抢手”则是美团从到家场景中孵化而出,以直播间、独立入口处抢兑换券的形式,将低价渗透到美团各个下单场景。它为商家加强了营销解决方案,同时也会在节假日开展营销活动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由此帮助商户更高效获客。

  此外,美团针对知名连锁餐饮品牌推出了“品牌卫星店”。在该模式中,商户不提供堂食,只提供优质且高性价比的餐饮外卖服务,让商户以更精简成本运营,在保证同质的前提下,为消费者提供更低的价格。一季度,美团品牌卫星店推出万店返佣计划,助力商户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优质供给。截至今年5月底,累计已有45个品牌开出超560家品牌卫星店。

  抓住市场机遇的同时,美团也积极创新营销方式,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假日消费、家庭聚餐等成为了重点关注场景。通过直播、线上线下300959)联合促销等创新手段,美团不仅满足了本地居民需求,更覆盖了游客和返乡人群寻找本地店铺和折扣的需求,进一步深化了消费者对美团提供高性价比供给的心智。

  当前,"低价"已成为互联网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美团一季度优异的成绩单并非偶然,而是以“零售+科技”长期深耕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低价为方向,不断融合场景进行创新的必然结果。未来,美团在扩大基本盘竞争优势之时,还将探索如何实现更好的业务协同效应,这也将为美团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领益智造
  • 田中精机
  • 瀛通通讯
  • 凯旺科技
  • 国华网安
  • 方正科技
  • 东杰智能
  • 德赛电池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