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恒指收涨近4% 港股公司回购创新高

2024-06-29 05:27:48 来源:

  港股上半年收官,相较于A股,港股反弹的持续性表现更优。恒生指数上半年涨3.94%,恒生科技指数跌5.57%。

  港股整体回暖之下,不少参与其中的公募基金收益可观,尤其是部分主动基金跑赢被动基金。整体来看,红利股强者恒强,科技股阶段性强势,但也有部分板块像医药、小型股等仍处下跌趋势中。

  今年5月,恒生指数曾创出19706点的阶段性高点,随后有所震荡。整个6月,港股行情有所反复,以6月27日为例,港股市场低开低走,科技指数跌近3%,创5月22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小米集团6月27日股价大跌7.18%,创出2022年10月24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小米集团副董事长林斌减持等非经营层面因素,被视为影响小米股价波动的重要原因。

  总体看,上半年港股表现依然可圈可点。回购是上半年港股公司最大的亮点。

  据统计数据,今年至今至少有180家港股公司实施回购,回购总金额达118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增170%,创出历史同期新高。

  优质产业龙头是这轮回购潮的核心主力。腾讯控股、汇丰控股、友邦保险、美团-W等4家公司的回购金额均已突破百亿港元,与10余家回购金额超过10亿港元的现金流充裕的产业龙头一道,成为港股这轮回购潮的重要引领力量。

  以小米集团为例,自今年3月底以来,小米集团就开始密集回购股份。6月24日晚间,小米集团公告,当日回购231.38万股股份,回购价格为17.6港元/股至18港元/股,回购金额4117.87万港元。而在此次回购前,小米集团今年已经累计回购股份13次,回购总额26.64亿港元。

  放在更长的视角考量,港股市场回购潮已持续近3年。美团、腾讯、京东、快手等新经济龙头都是回购主力。

  2022年至2023年,港股回购总金额分别为1035亿港元、1265亿港元。今年上半年,回购金额已超过2022年全年水平。这说明,产业资本对于港股当前估值较为认可,“揽收”自家股票的节奏整体提速。

  港交所本月生效的“库存股新规”,为上市公司回购股份提供更多便利。根据规定,上市公司回购所得的股份无需尽快注销,以库存股形式存在,可供以后再出售。

  同时,回购潮与这些互联网龙头丰沛的现金储备有关系。以美团为例,继去年11月底公布10亿美元回购计划后,6月11日晚,美团又抛出20亿美元回购计划。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理财投资分别为508亿元人民币和878亿元人民币。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曾表示,今年以来,随着港股市场逐步回暖,为回购股份提供良好基础。部分公司可能为了向市场传递积极的信号,提高投资者信心,从而实现更好的业绩和股价表现。此外,不少公司也可能将回购视为一项合理的现金管理手段,保证公司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有机构认为,目前港股市场估值水平较有吸引力,影响香港市场定价的分子端盈利水平和分母端流动性因子均有望得到边际改善,较低估值水平不仅将为市场抵御外部波动提供缓冲,也有望使港股市场对增长修复和政策信号更为敏感,从而提供更大的弹性。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领益智造
  • 百邦科技
  • 时空科技
  • 科创信息
  • 线上线下
  • 金道科技
  • 温州宏丰
  • 税友股份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