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谋分期,背后有深意

2024-06-30 19:36:43 来源: 北京商报

  微信“分期”虽迟但到。近两日,记者独家发现,微信消费金融产品“分期”悄然上线,在吃饭、购物等消费场景,可分3、6、12期分期还款,消费500元以上可用。从去年9月的小范围灰度测试到如今大面积开放,在分析人士看来,逐步推进的“分期”业务一方面是对腾讯金融科技版图的一次重要补充,另一方面,则暗含扩张电商金融的同步布局。

  利率与同业产品基本持平

  6月28日,不少微信用户在“钱包”中都发现了一个新的“小红点”——分期产品。点击发现,该产品由财付通小贷等提供,支持线上线下300959)场景,可分3、6、12期分期还款,消费500元以上可用,还款日将从零钱、零钱通、储蓄卡自动还款。

  包括记者在内的多名用户,均可开通查看额度。记者体验发现,微信分期的开通流程与市场同类金融产品无异。同意用户协议、输入支付密码、再经人脸认证、确认非学生身份,即可获得额度审批结果。在产品界面内,用户同样可以选择关闭分期。

  从记者亲测结果来看,分期利率方面,可选择分3期还款,每期利率为0.77%,年化利率13.75%;6期每期利率0.7%,年化利率14.26%;12期的每期利率及年化利率,则分别为0.67%、14.45%。

  这一利率水平与业内其他产品基本持平。对比来看,记者一笔500元的花呗账单,若分12期还款,折算年化利率15.86%;一笔120元的购物账单使用京东白条12期,单利年化费率约15.08%。

  根据分期《用户综合服务协议》,该服务由重庆市微恒科技有限公司为用户从授信机构获得授信服务提供综合性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其中,分期授信服务包括“消费时使用分期付款”模式和“消费后使用分期周转”模式。用户可以自主选择使用。

  其中,分期付款是指授信机构在消费场景中,基于用户待支付的交易,提供分期授信服务的模式。“消费后使用分期周转”则是,授信机构在消费完成后,以用户已完成支付且符合一定条件的交易作为参考因素,提供分期授信服务的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分期”与微信另一产品“分付”不同,是两个独立的消费信贷产品。“分期”是付款时选择期数,后续根据选择的期数每月还款。如果需要提前还款,需一次性还清。而“分付”主打“1元起付,随时可用、随时可还”,适合周转应急时使用。付款时选择分付作为支付方式,使用后已用额度将按日计收利息,可以随时还任意金额,提前还款不收手续费。

  此外,在该分期产品中,微信设置了优先从零钱中扣款的自动还款模式。同时有其他还款方式——生成还款链接发送到微信对话框,通过微信支付还款。

  两种消费模式、1年以内分期,整体来看,微信“分期”产品与市面上其他消费金融类产品采取了相似设计。而微信生态的天然流量优势,也为这一消费金融产品带来了更多可能。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微信本身作为超级App具有庞大的十亿级用户流量,且用户在微信支付侧也形成了良好的支付习惯,但同时,其劣势在于腾讯的电商场景较弱,对消费金融产品推广构成影响。

  有意扩张电商金融

  对于分期是否全面上线,腾讯客服回应记者,分期可以用于吃饭、购物等消费场景,暂不支持用于发红包、转账、提现等;扫个人收款码支付,分期暂未全面开放,如果显示交易不支持分期,可选择其他支付方式付款。

  事实上,早在2023年9月,记者就曾了解到,微信有意推出一款名为“微信分期”的消费信贷产品,彼时,一腾讯内部人士曾向记者透露,分期是为用户消费时提供多样化选择的产品探索。但尚处于小范围灰度测试阶段,将根据用户使用情况及各方反馈不断优化调整,暂无明确的上线时间。

  而如今,微信“分期”大范围上线,据一接近腾讯人士透露,亦是流程按节奏在推进的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分期功能逐步开放的10个月,腾讯的视频号电商团队也在慢慢壮大。分期与电商这对天然“好搭档”,也让业内不少人士推测,腾讯推进“分期”上线,背后意在扩张电商金融。

  电商GMV(商品交易总额)与分期业务二者相辅相成。艾瑞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对于数码、家电、美妆、家居等高客单商品,分期免息工具对其消费的促进力相对较强。前有淘宝与花呗、京东金融与白条,后有美团、抖音与月付的结合,皆助力其跻身行业巨头。

  “腾讯此时发力消费金融业务,确实有意扩张电商金融。”苏筱芮说道。实际上,腾讯近两年在流量变现的探索上频频发力,对内容创作机制、商家入驻机制等大刀阔斧改革,并且效仿其他平台引入公域竞争机制。面对抖音、拼多多、小红书等平台争夺用户注意力、持续发力电商的行业态势,微信出于抵御外部竞争的考量开展上述动作。

  在2024年一季报中,腾讯表示,“一季度视频号总用户使用时长同比增长超80%。微信通过拓展商品品类和激励更多内容创作者参与直播带货,加强了视频号直播带货生态”。此前微信公开课也曾披露,2023年视频号GMV实现近3倍增长,视频号订单数量增长超过244%,商品供给数量增长约300%。

  这或进一步增加了相应金融产品的需求。“分期”能否挑起这一重担?在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看来,相关产品确实有可能和电商结合在一起推出,对于腾讯来说,场景可控,也几乎没有门槛。不过,不足之处在于产品初创的运营和风控经营,以及市场竞争早已白热化带来的供给端过度问题。

  补充金融科技版图

  支付,一直是腾讯一条“压舱石”业务。2024年一季报显示,腾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523亿元,同比增长7%;占比从32%增长至33%。在其中,支付仍然挑起大梁,“理财通”表现不俗。

  不过在消费金融方面,与同业相比,腾讯上线相关产品的节奏并不快。虽然早在2020年,微信就在内测版中为部分用户提供微信“分付”功能,但并未激起较大水花。

  在业内看来,如今支付市场存量竞争加剧,补齐消金方面短板,打造更完整的金融生态,或成为腾讯金融科技“新的增长点”。

  正如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评价,整体看,腾讯金融科技保持较高的稳定性,而从业务占比上看,金融科技业务已经超过腾讯营收的三分之一比重,成为腾讯重要的业务来源。当前腾讯的主要业务来自于广告、游戏与金融科技三部分,分期则是对腾讯金融科技版图的一次重要补充,势必加速腾讯金融科技板块的业绩增长,并加速多元化。

  “在去年校园场景无法上调支付费率以后,腾讯为在游戏和支付之外寻求更多的利润增长点,势必推出更深度和多元的产品。”王蓬博说道。与此同时,支付与分期业务都离不开微信的流量,支付和信用分类产品,能够帮助微信更多掌握消费者和商户数据,进而更快、更便捷地授信、放款,这将形成业务间的协同意义。

  当前,微信“分期”尚未全面开放,其口碑与效果仍待市场检验。但不得不提及的是,一旦触及“贷款”,机构便须顶住更大的消保压力,坚守更多的合规考验。苏筱芮表示,监管趋严,而此前腾讯系被诟病的地方在于客服响应速度慢。针对腾讯分期及其他金融业务,她建议在金融营销环节落实平台的主体管理责任,向金融消费者如实披露分期产品的属性以及所产生的各类费率,同时要畅通金融消费者沟通,不断完善金融消保建设。

  盘和林同样提出,微信“分期”应该区分自营和助贷,要明晰底层资产,明确信贷额度的来源和去向,并清晰告知用户。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领益智造
  • 田中精机
  • 瀛通通讯
  • 凯旺科技
  • 国华网安
  • 方正科技
  • 东杰智能
  • 德赛电池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