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时43分“狂飙”,原因找到了
9月3日,股价沉寂已久的复旦复华(600624)突然大涨。具体看,当日14时43分,该公司股价从下跌0.7%瞬间拉涨至10%,尾盘则收涨6.32%,报收3.03元,成交额大增至8127万元。
这一股价异动是如何发生的?
据查,复旦复华当日并无任何公告。但浏览公司微信公众号,可以发现一篇题目为“复旦复华与本源量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谋量子计算产业发展”的文章,发布时间为“9月3日14:43”,与股价异动精确“吻合”。
该篇文章披露:2024年9月2日,复旦复华即与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就携手开拓超导量子计算机应用市场,共谋量子计算产业发展达成合作意向。复旦复华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庄越,本源量子总经理张辉出席签约仪式并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
“9月2日签约,9月3日下午通过公众号披露。按规则,上市公司应主观判断某一事项是否为将对股价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而进行及时性披露。”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对记者说。
同时,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律师也告诉记者,“量子计算一直是A股炙手可热的炒作题材,此前只要有上市公司‘沾边’都会引起股价异动。况且这次合作的是量子计算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从信披严谨性的角度,公司应先通过公告形式正式披露,而非公众号;并在公告中详细说明该项合作是否会对上市公司经营和财务产生重大影响。如果通过公众号披露导致股价大涨,难免有‘蹭热点’之嫌。”
9月3日晚间,复旦复华公告,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问询函,要求公司结合本源量子研发的超导量子计算机的相关情况,说明公众号文章中对本源量子的相关表述是否具有客观事实依据,是否存在夸大性、误导性陈述,并详细说明公司开展本次合作的背景和商业合理性。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曾多次“点名”关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随意性问题,对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炒概念”“蹭热点”等情况,及时下发关注函或采取行政监管措施。这不仅有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也有助于打击背后潜在的操纵市场、违规市值管理、违规减持等违法违规行为。目前,已有包括思美传媒(002712)等多家上市公司因在投资者互动平台等非法定信披渠道回复内容不严谨、不准确,具有较大的误导性,接到监管处罚。此外,对于部分公司公告的跨界投资或合作,监管亦及时下发关注函,要求解释跨界投资的可行性、原因、必要性等,以及是否存在“炒概念”“蹭热点”的情形。
“沾上”量子计算
据查,本源量子源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是中国首家量子计算企业、中国首家可交付量子计算机工程机的企业,建设了中国第一条量子芯片生产线。
自2017年成立以来,本源量子积极致力于量子计算技术的研发创新,目前已成为国内量子计算领域的领军企业。量子计算机应用广泛,可在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加密、金融分析、气象预警、新药研发制造等领域大显身手,可谓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
浏览该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可知复旦复华与本源量子有意达成长期而深度的合作。
该篇文章提及,根据协议,复旦复华将助力本源量子实现超导量子计算机中国境内及境外市场布局,搭建产业联盟,加强应用推广。
当日,本源量子总经理张辉表示,量子计算,关乎国家战略,近两年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也是我国比较少有的从技术源头、从最基础的研究开始,能够与国外展开正面竞争的赛道。本源量子成立近七年,在国家政策与各方资金的大力支持下,从最初科研团队实验室创业开始,近几年在往产品化、商业化方向发展,已研发出多台超导量子计算机,并已交付用户使用。商业化这块一方面自己培养团队,另一方面和地方上的国有企业开展合作。本源量子一直考虑在上海作些战略布局,希望通过一些业务找到深入合作的契机。
“复旦复华是奉贤区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区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拥有上市公司的影响力,同时公司领导对于高科技方向很看好,我们希望以复旦复华为桥梁,加强与奉贤区的合作,同时也相信量子计算能够为复旦复华的未来发展插上高科技的翅膀。本源量子和复旦复华在量子计算机应用市场推广上的合作,只是一个起步,对未来的合作前景我们充满期待。"张辉说。
同时,复旦复华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庄越也表示,非常欢迎张辉到访公司,此前复旦复华的领导曾经两次带队访问本源量子,对于这样一家前沿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很感兴趣。复旦复华拥有医药健康、数字经济、高新园区三大主营板块,其中高新园区板块在原有基础上,正积极规划布局奉贤园区。园区将主要聚焦公司主导产业,构建高校产学研合作成果的落地平台。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加强对外合作把复旦复华的科技属性更好地体现出来。这次与本源量子在量子计算机应用市场推广方面的合作,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双方可以发挥各自技术、能力、资源上的优势,在产教融合、资本运作等领域展开更为广泛深入的合作,从而实现相互赋能、合作共赢。”庄越透露。
信披早有“前科”
事实上,复旦复华在信息披露问题上早有“前科”。
8月5日,复旦复华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复旦复华在公告中并未详细介绍被立案的原因。但市场普遍认为,此次被立案调查或与公司3月18日收到上海证监局下发的《关于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有关,其中揭露了公司连续10年涉嫌财务虚假记载的情况。
根据公告,2013年至2017年间,复旦复华为解决两家参股公司对公司的历史宕账,账外累计向公司建筑承包商舜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借款7500万元,虚假平账,其中2000万元债务于2023年11月已被生效司法裁判文书确认,5500万元处于诉讼程序。2023年6月,公司根据一审判决书,计提2000万元预计负债,并全额确认为当期损失。
公告显示,上述隐瞒负债、虚假平账、不当会计确认等行为,导致公司披露的2013年至2023年期间的定期财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监管部门决定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督管理措施。
4月29日,复旦复华发布《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的公告》,对所涉相关案件的判决及审理情况进行了披露,同时对前期的会计差错进行了更正。以合并利润表项目为例,复旦复华对2013年度至2023年9月30日期间,仅2015年度、2016年度、2018年度未有更正;合并资产负债表项目,则是2013年度至2023年9月30日都进行了相关项目更正。
回溯历史,复旦复华的前身为1984年创办的复旦大学科技开发公司,1992年6月改制,1993年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全国高校第一家上市公司。
2020年9月,按照中央关于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精神,复旦大学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全部无偿划转给上海奉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上海奉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目前,复旦复华的主营业务包括生物医药、软件开发、科技园区产业。在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强强联手构筑新复旦的历史背景下,复旦复华于2001年收购并重组原上海医科大学红旗制药厂,并将其改制更名为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由此进入医药领域。目前产品覆盖普药、新药、中成药、针剂等。
日前,复旦复华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9亿元,同比下降8.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76.26万元。
0人
- 每日推荐
- 股票频道
- 要闻频道
- 港股频道
-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预期再起!
- 特斯拉持续上涨!计划于第一季度在中国和欧洲推出全FSD系统
- 财政部:海南自由贸易港药品、医疗器械“零关税”
- 辰韬资本联合多方发布2024年度《自动驾驶软硬一体演进趋势研究报告》
- 重磅!国信证券收购预案出炉
- 业绩两极分化:国内计算芯片厂商走向“十字路口”
- AI助力“经世济民” 书生·济世数字金融平台发布
- 华泰证券2024年秋季投资峰会在深圳举办
- 科创板开工业机器人专场业绩会:AI技术应用及未来行业前景受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