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药控股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4-08-20 20:23:50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重药控股000950)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从事的业务

  公司现阶段主要从事医药商业、仓储物流、医药工业和研发等业务。

  (一)医药商业

  公司是中央和地方两级药品医疗器械定点储备单位,也是国内仅有的三家经营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全国性批发企业之一。主营业务医药商业板块涵盖药品、医疗器械、中药饮片、保健产品的医院纯销、商业批发、零售连锁、仓储物流及供应链增值服务,营销网络覆盖全国3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

  (二)仓储物流

  仓储物流及配送是医药商业的重要支撑,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现代医药物流配送中心。为支撑全国业务发展,构建覆盖全国的医药物流网络体系,公司先后在全国建设多个省级物流中心并设立多个分配送中心。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公司已具备辐射全国的配送服务能力,是国内外医药企业西部分仓服务的领先供应商。公司以先进的物流配送体系支撑公司医药商业业务发展,同时开展三方储配业务,并探索新兴业务模式,与各大医院开展医药物流延伸服务,通过开展全方面物流服务,提升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能力。

  (三)医药工业与研发

  公司主营医药商业采取轻资产模式开展运营,在医药工业方面采取与医药商业相同的轻资产运营模式,主要以参股方式进入医药工业,包括化药、生物药、现代中药、器械等板块。通过参股医药工业,从引进产品到参与药物研发,实现医药全产业链布局,获得产品具有相对优势的经销权,增加利润增长点。

  同时坚持以创新为发展理念,结合国内外医药发展的方向和疾病谱的发展变化,以符合临床和市场需求为原则,以药物经济学评价为基础,以实施MAH制度为契机,加大与国内外研发机构的合作,通过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坚持“研发一批,投产一批、跟进一批、关注一批”思路,按照国际化标准不断开发适合公司战略发展的新产品,实现医药工业产品和医药商业协同快速发展。

  二、主要业务分析

  近来年公司经营规模稳步提高,销售规模保持在医药流通行业前五位。公司通过内生及外延两条路径同步发力,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新设或对外收并购方式新增5个地级市的布局,持续增厚网络布局,现已实现在全国3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布局,覆盖142个地级市,逐步实现在全国三百余个地级市布局的目标。随着外延式扩展不断进行,下属子公司数量逐渐增加,将进一步集中、优化公司优质资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加码。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7.79亿元,利润总额4.4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38亿元。

  1、医药商业

  公司商业业务按业务渠道分为纯销、分销和零售,其中纯销指公司作为药品、医疗器械销售配送商,将药品、医疗器械直接供应至医院等医疗机构及第三终端,目前纯销板块是占比最大的板块;分销指公司作为药品、医疗器械销售配送商,将采购的药品、医疗器械销售给其他医药商业流通企业,是目前第二大业务板块;零售板块目前公司零售板块以内生式直营、加盟发展为主,联盟、收购并行的发展模式,自营零售药房包括社区健康药房、DTP处方药房两大类型药房,拥有“和平药房”“和平新健康”“诚信大药房”等零售药房品牌,在全国21个省市共有零售门店1108家,主要方式为通过连锁药房向终端消费者销售商品及医药服务。

  公司商业业务按经营产品分为药品和医疗器械。其中药品作为主要经营产品,其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83.04%,包含有西药、中药、麻精及医美、特医食品等其他全品类大健康产品多种类别。医疗器械类是公司第二大类经营产品,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120余家公司开展器械类业务,基本实现全国全覆盖。

  (1)按业务渠道分类的经营情况分析

  纯销:报告期内纯销业态实现营业收入294.94亿元,同比减少5.67%。医院纯销业务是公司当前的主要业务,是销售规模最大、利润贡献最多的业态,二级及以上等级纯销客户数量超7800家。由于医药行业的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提质扩面,公司纯销业务受到影响。

  目前,公司的配送网络已延伸至各区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和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社会药店、单体药店等基层终端,终端业务主要以电商为载体,目前公司构建了“医药+互联网”平台,开展B2B、B2C、O2O等医药电商业务,本报告期电商板块重药云商线上平台交易额突破11亿元。

  随着公司纯销业务规模的持续增长,应收账款进一步增加,加之公司在西部地区的收入占比较大,受区域经济条件影响,公司应收账款回款时间延长。公司经营资金需求持续增加,带息负债规模扩大,对公司利润有一定影响。公司将在合理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不断优化融资结构,同时公司高度重视应收账款的清收,近年来采取了加强应收账款考核力度、严控“两金”规模、加强采购管理、持续完善资信管理等措施,努力实现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改善。

  分销:报告期内分销业态实现营业收入83.85亿元,同比增长7.97%。商业分销是公司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提升产品引进能力,销售渠道多元化的重要经营业态,销售客户遍布全国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客户数量约3.1万家,报告期内销售实现稳步提升。公司利用自身的渠道优势分销商品,扩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目前分销业务主要以中西部地区为主。其中全国分销业务,主要从事麻精药品全国批发、进口药品全国总代及分销、进出口国际贸易业务,销售客户遍及全国各地达400余家,与各省主流药品商业公司全开户,分销能力直达终端,东起上海,西至新疆喀什,南到海南省海口市,北连黑龙江省加格达奇。

  零售:公司按照“批零一体化”战略不断推进,零售通过DTP处方药房、社区健康药房相结合的经营模式,报告期内零售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7.53亿元,同比增长13.18%。根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发布的《中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报告(2023)》,公司下属子公司重庆和平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在2022年度中国药品零售企业中销售排名第14位。公司积极探索医药零售创新业务,打造了包括和平药房、和平新健康公众号、和平健康微信小程序等私域平台,为顾客提供在线购药、患者服务、健康宣教、处方流转等健康服务;开通了美团、饿了么、京东到家等公域流量平台,同时强化专业服务能力打造,建立了慢病社群管理体系。公司实现线上线下300959)一体化运营,为广大顾客提供更便利、更省心、更快捷的健康服务,报告期线上平台实现销售0.74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巩固零售网络,零售药房家数较年初增加74家。截至报告期末零售布局已覆盖全国2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拥有的零售药房总数量已突破千家,达到1108家。一是社区健康药房。公司拥有直营社区健康药房876家,加盟社区健康药房63家;二是DTP处方药房。公司全国DTP处方药房发展加速,报告期DTP处方药房销售规模、门店数量、发展速度均较往年有较大提升。拥有直营DTP处方药房154家,加盟DTP处方药房15家。

  随着国家“医改分家”政策的发布,多部委发文支持互联网+处方流转,鼓励医院的电子处方外流,并由各零售药房承接外流处方,公司将运营拥有的零售药房资源,抢抓业务,创造效益。同时国家出台了医保门诊共济政策,使得院外药房可直接使用医保统筹基金销售和报销药品,这部分也将带来销量的增加。未来公司将加强零售全渠道建设,线上、线下多渠道发展,构建多维营销服务网络,同时充分抢抓“门诊统筹”政策,在传统零售药店基础上,积极发展“药店+”模式,探索“药+诊”“诊+药”模式的运营,锁定精准会员顾客,实现创效增收。

  其他:主要是租赁收入、服务费收入、仓储运输收入等。

  (2)按产品分类的经营情况分析

  在医药市场需求下,公司借助信息化技术以及智能化、自动化手段,持续完善药品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拓展产品类别和上游资源,为众多医疗机构提供医药批发服务和标准化、专业化、个性化与增值化的综合药事服务解决方案,为上游供应商提供多维度增值服务,在销售市场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药品:目前公司经营各类商品品规31万余个,公司与全球500强及创新型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商业合作关系,与工信部排名前100强生产企业保持紧密合作,并与多家国际国内知名制药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是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在重庆乃至西部的首选一级经销商。报告期内药品类实现营业收入330.31亿元,同比减少0.27%。药品是主要的经营产品,包含西药、中药、麻精及医美等其他全品类大健康产品多种类别。

  ①中药:报告期内公司中药板块实现营业收入73.50亿元,同比增长10.48%。公司去年在浙江整合组建了中药平台,构建中药板块发展样板,集合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加工生产、中药贸易、中药代煎代配服务的综合平台,2024年浙江区域中药业务发展良好,未来争取中药饮片销售规模进入浙江头部企业。报告期内公司持续重点推进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加工生产、中药贸易、中药代煎代配服务的中药样板平台,在浙江、上海、江西、重庆加快中药代煎代配中心的建设。

  公司在杭州拥有2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2亿元。其中的一家是致力于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生产、中药饮片销售、处方代配代煎为一体的规模化中药企业,拥有普通饮片生产、直接口服饮片生产等多个车间,生产规模年产中药饮片可达3600吨,715个品规。

  ②麻精:报告期内公司麻精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4.58亿元,同比增长3.85%。目前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全国性批发企业共3家,公司是全国性麻精药品批发企业之一,同时在14个省市拥有区域性批发企业,公司是麻精药品第二大批发商。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其中在四川、重庆、贵州、青海、西藏等5个地区具有麻精药品经销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产品全面化,提升协同采购优势。报告期内新增上游客户700余家、新增品种约2100个。公司积极探索医美、特医食品及兽药等新业务领域,报告期内医美、特医食品及兽药业务共实现营业收入1.24亿元。同时大力推进服务创新,今年与70个厂家共计签署210余个合约销售项目。

  器械:报告期内公司器械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9.44亿元,同比减少10.83%。受器械集采降价影响,上半年增速大幅减缓。公司与国际知名医疗器械生产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商业配送关系,是国内知名品牌的指定配送商。

  报告期内公司努力打造器械专业平台,通过并购、新设等方式新增5家器械专营企业。到报告期末,已完成在16省市设立器械专业公司,在落实“十四五”规划全国布局的战略中又向前迈进一步。现公司下属有129家公司经营器械业务,专营器械51家,药品器械兼营78家。器械业务主要经营医疗器械、设备、耗材、诊断试剂、IVD及骨科、辅助生殖等全方面的产品,其中耗材是占比最大的一类。器械业务以公立医疗机构纯销为主,业务覆盖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

  (3)按地区分类的经营情况分析

  公司在保持现有优势区域的基础上,持续赋能重庆以外省份的子公司,加速全国各区域的增长,重庆以外地区的收入占比较去年末进一步提升。报告期内重庆市场实现营业收入126.73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31.86%;重庆市外实现营业收入271.06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68.14%。

  2、仓储物流

  目前公司的仓储物流采取自用及第三方代储代配相结合的运营方式,并将信息化、互联网医疗、智能化物流等技术与体系进行延伸,与各大医院开展医药物流延伸服务SPD项目,实现医院库房前移、集中快速配送、院内智慧物流、互联网医院服务与线下快速配送等体系,提高药品流转配送效率,降低居民用药成本,改善居民健康状况。

  一方面持续完善物流网络布局,继续推进进口分销物流、四川物流二期等多个项目建设。目前在重庆、湖南、贵州、甘肃、四川、湖北等14个地区拥有省级物流中心。随着各省级物流中心的建设逐步完成,公司将进一步整合物流自有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加快完善省级物流网络布局,构建以重庆为中心,覆盖西南、辐射全国的既有广度又有纵深的“医药物流”体系。

  一方面公司积极拓展三方储配业务,报告期公司下属共14家子公司开展第三方储配业务,累计为212余家三方货主单位提供高质量的药品储存、配送服务,报告期三方储配收入超2400万元。客户及品种类型在原有化学药品传统生产、经营企业基础上,扩展到中药饮片、电商、医疗器械、放射药品等更多领域。

  一方面持续推进SPD供应链服务项目建设,报告期在全国22个省开展SPD项目162个,服务医疗机构100余个;创新开展临床医药科、互联网医院、煎药中心及医美合作科室等形式的SPD延伸项目,通过创新优化供应链和服务模式,促进公司业务拓展,帮助医疗机构提升运营效率。

  3、医药工业与研发

  公司主要参股工业子公司重庆药友,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8.13亿元,归母净利润4.14亿元。重庆药友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创新平台,创新方向聚焦“新、先、难”,搭建了仿创结合的研发体系,形成了微通道连续反应、杂质分离及合成、高难度注射剂与缓控释给药系统等四大创新平台。每年投入营业收入的5%用于研发创新,60%以上产品实现中美双申报。在原料药领域,主要产品通过欧美cGMP认证,75%以上均销往欧美市场;在制剂领域,成为中国第一家处方制剂通过加拿大cGMP认证的制药企业;固体制剂生产线成为全国为数不多,西部首家通过美国cGMP认证的制药企业,主要制剂产品已成功在欧美市场上市。

  公司持续投入医药研发,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抓好创新平台提升,管理体系规范,新产品立项、研发及生产全过程管控等重点任务,目前以高端仿制药为主,发展特色中药品种,中长期围绕公司战略方向开发具有临床价值和显著疗效的改良型新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关注生物制品、特医食品、医美产品的发展态势,最终实现集团医药健康产业的全面发展。报告期内,公司拥有在研项目10余个,涉及心脑血管、精神神经、消化代谢、自身免疫等多个研发管线,其中普瑞巴林胶囊、枸橼酸托法替布片2个品种获批生产,1个项目正在进行CDE补充资料研究,其他在研品种处于药学、临床及待申报等不同阶段,在研项目已形成开发梯队。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商业网络实现全国覆盖,支撑经营稳步提升

  公司已逐渐发展为医药流通行业内的全国性集团化企业,销售网络已覆盖全国3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拥有全级次分子公司200余家,商业分销网络已基本实现全国覆盖(除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近年来公司销售规模持续提高,在全国多个省市区域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其中公司在重庆、陕西、青海、甘肃、贵州、宁夏等地区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公司在重庆市“大本营”下设30个区县批发子公司,进入30个联合体,800余人服务区县市场,配送10000余家终端客户;在重庆区域拥有绝对优势,大本营优势全国领先。

  (二)医院渠道优势显著,加速业务持续增长

  公司主营医药商业,并以纯销业务为核心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拥有二级及以上纯销客户超7800家,纯销业务占公司总体销售的比重约74.14%。随着“医药+互联网”、处方药外流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政策的进一步推进,更多处方药将会从医院逐渐外流至院外DTP专业药房,公司大力布局并已拥有DTP专业药房169家,公司拥有的高质量渠道网络,将为公司承接医院外流业务提供有力支撑。

  (三)全方位提升数字化、科技化能力,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公司高度重视并持续投入数字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财务苍穹系统、审计预警系统,批零业务ERP系统、物流WMS系统等经营管理系统,促进业务高速发展和创新转型。通过数字化系统对业务进行赋能,自建医药电商“重药云商”平台,搭建线上运营团队,以24小时一站式电商采购模式优化自营B2B平台服务;自建C端平台,打通和平到家、在线找药等线上平台,为患者提供包括在线问诊、患教直播、在线找药购药等一站式健康服务。公司依托相关信息化、数据化等多种信息系统,持续开展SPD建设项目、输注中心、三方储配服务、“医+药”健康服务平台等为客户提供“医药+互联网”全方位的供应链增值服务。通过深化应用互联网技术,打造行业领先数字化能力,拓展业务发展新空间,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麻精药品全国领军批发企业,分销网络独具优势

  公司是国内仅有三家经营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全国性批发企业之一,是全国第二大麻精药品批发商。主要经营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单方制剂等,麻精药品的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拥有面向全国的稳定销售网络,具备广渠道、全覆盖、精服务的全国分销网络体系,确保了麻精药品的稳定供应和高效流通,与全国多家集团性客户、地方龙头性企业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五)产品多元化布局,营销能力稳步增强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公司始终坚持产品多元化布局,不断拓宽业务领域,现经营共31万余个品规的产品,包括药品、血液制品、化学药制剂、化学原料药、其他生物制品等化学药;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制剂、第二类精神药品原料药等麻精类产品;耗材和IVD、骨科、外科器械,生殖健康领域的专业设备等医疗器械;中成药、中药饮片等中药产品。通过与近2万家国内外供应商的紧密合作,特别是与多家世界500强医药企业和国家工信部排名前100强的药品生产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了产品线的丰富性与市场竞争力。在营销能力方面,公司整合了全公司资源,并与多个厂商达成项目合作,实现精准、高效的市场推广,显著提升全国及区域营销能力。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医疗改革不断深化的风险

  报告期内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强区域协调做好2024年医药集中采购提质扩面的通知》等一系列行业相关政策,随着带量采购常态化、器械带量采购政策的一系列举措,减轻了人民群众用药负担,但也大幅压缩了药品流通企业的利润空间,流通企业毛利率下行趋势明显。对此,公司加强对医改形势的研究,丰富产品结构和全国重点区域的市场布局,保证药品纯销的稳定增长、同时协同发展零售业务、医疗器械业务及相关细分市场业务。

  2、应收账款规模扩大的风险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应收账款同步有所上升。公司下游客户多为等级医疗机构,应收账款发生坏账风险较低。但是如果公司主要客户的财务状况出现恶化,或者其经营情况、商业信用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大额应收账款产生坏账的可能性将增加,从而可能对公司的经营成果造成不利影响。同时由于应收账款扩大,公司近来年经营所需资金主要来源于债务性融资,导致资产负债率逐步升高。

  公司高度重视应收账款风险管控工作,加强下游客户特别是公立医疗机构外的其他下游客户的授信管理;在合理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根据业务经营需要,通过控制带息负债融资规模,并加强应收账款回收力度,争取以经营回款满足经营资金需求,减轻债务融资依赖,逐步降低资产负债率;同时加强风险管理培训工作,强化员工的风险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3、资金需求加大的风险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及市场网络的不断扩大,形成阶段性的资金需求压力。公司努力提高现金管理水平,提高对资金需求及其波动性预测能力并充分准备应对措施,公司开展了应收账款无追索权保理、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超短期融资券等项目,拓展了融资渠道,保障经营资金需求。

  4、管理难度加大的风险

  医药流通行业与公众健康息息相关,以“四个最严”要求为根本导向,各监管部门对药品和医疗器械流通企业进行常态化监督管理。随着医药流通企业规模、市场网络的不断扩大拓深,以及近年来公司外延式发展的大力推进,公司下属子公司数量及覆盖区域逐渐增多,可能面临信息不对称、文化差异、整合方面的风险;各级次公司在质量管理水平、专业人员能力方面也存在差异,尤其在偏远基层地区医药流通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薄弱。公司不断进行精细化管理,强化投资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控,提升专业化管理能力,强化各环节信息化、标准化、流程化的质量管控,保障药品的安全、有效、可及。同时,通过搭建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上线智能审批、财务共享、资金实时监管等智能管控手段,对各级子公司实现实时监管。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小牛诊股诊断日期:2024-08-21
重药控股
击败了47%的股票
短期趋势前期的强势行情已经结束,投资者及时卖出股票为为宜。
中期趋势
长期趋势已有1家主力机构披露2024-06-30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99.18万股,占流通A股0.06%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4.76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