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银行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4-08-20 20:23:54 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常熟银行601128)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零售银行业务:持续深化创新发展,围绕乡村振兴,以客户为中心,专注财富管理、价值提升和数字化转型三大核心。以“三为、三创”为引领,打造数智零售银行品牌,探索多维度一体化标准运营模式;建立“1+N”网格深耕模式,涵盖资产配置、养老社保、线上服务等,为居民提供精准普惠金融服务;加强“党建联建共建”,构建资源互补、文化共鸣、惠民利民“三大平台”;通过打造线下业务、线上金融、智慧服务于一体的立体化金融生态圈,成为百姓身边的“红色驿站”“便利店”和“服务大厅”,融入社区管家服务,实现金融服务与社区生活的深度融合。

公司银行业务:立足“三农两小”定位不动摇,重点支持实体、民营、制造业领域客群,持续做小、做散;组建国际业务专家团队,为客户提供覆盖全经营周期的跨境支付、外汇交易、外汇风险管理、对外投融资等专业化综合服务;深耕票据产品创新与营销创新,定期推出特色贴现活动,开启企微专属线上服务,开展票据业务网格化营销,做深做细票据业务线上化;加快“科创四张网”建设,运用投贷联动、投存联动、投承联动、组合融资、产业顾问等业务,整合行内外丰富的资源,通过多元化产品组合,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方案。

金融市场业务:精细化管理本外币业务,优化资产管理质量;畅通融资渠道,保障全行流动性。加快推进轻资本业务发展,优化人才梯队。加强财富管理体系建设,综合推动自营理财及代销业务发展,为客户提供综合化的财富配置服务。

村镇银行业务:抓住发展机遇,积极稳妥推进村镇银行收购兼并工作,壮大发展队伍。

升级渠道保障,实现扩面增效。整村授信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升级3.0系统,上线网格地图系统,助力整村授信模式深入高效,存贷业务同步推进,加快整村授信,做小做散结构更优,客户根基持续巩固。积极推动存贷业务联动工作,在业务联动和考核联动的基础上,整合存贷业务贡献度,加强队伍融合转型,形成统一的队伍管理体系。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坚持主责主业情况

报告期末,集团总贷款占总资产之比65.05%;单户1,000万元及以下贷款余额1,740.76亿元,占总贷款之比72.85%,贷款户数54.82万户,占比99.67%;涉农贷款余额1,554.01亿元,占总贷款之比65.04%,贷款户数40.88万户,占比74.33%。

(二)主要经营情况

经营效益持续提升。报告期内,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5.06亿元,同比增加5.91亿元,增幅12.0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34亿元,同比增2.84亿元,增幅19.58%。总资产收益率(ROA)1.08%,同比提升0.04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13.28%,同比提升0.88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35.18%,较去年同期下降5.85个百分点。

规模体量稳步增长。报告期末,集团总资产达3,673.03亿元,较年初增328.46亿元,增幅9.82%;总存款2,827.60亿元,较年初增348.22亿元,增幅14.04%,总贷款2,389.34亿元,较年初增164.95亿元,增幅7.42%。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97.12亿元,较上年增长65.54亿元;贷款户数19.96万户,较上年增加1.13万户。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报告期末,集团贷款不良率0.76%,较年初上升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538.81%,较年初提升0.93个百分点。

村镇银行稳健前进。报告期末,村镇银行总资产609.80亿元,增幅15.15%;总存款529.27亿元,增幅20.37%;总贷款434.95亿元,增幅4.53%。村镇银行不良率1.08%,较年初上升0.1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16.96%,较年初下降22.76个百分点。

三、风险因素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银行面临的借款人或对方当事人未按约定条款履行其相关义务的风险。本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贷款组合、投资组合、担保和其他支付承诺。

报告期内,本行主要在以下方面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一是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突出政策引导作用。优化风险偏好限额体系,强化考核传导;制定稳健的授信管理政策和风险管理工作意见,明确资金投向与风险管理要求,针对不同行业、区域、客户,采取差异化授信政策。二是落实各项信贷管理措施,加强风险防控。推进信贷等级行管理,实施常态化运行、动态化监测;深化风险预警机制,持续丰富风险数据,完善预警体系,掌握客户风险变化,提高前瞻性;建立智慧贷后体系,通过首次、常规、专项贷后相结合,实施重点防范、提质增效、强化趋势防控。三是加强数字化风控体系建设,实施模型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监测、优化验证、更新迭代风控模型,保持风控模型敏捷有效,深化智能审批、预警、贷后等6个“风控大脑”应用场景,开展异常交易、涉诈账户预警、拦阻。四是注重小微信贷管理模式创新,做好小微业务全流程风险防控。抓好准入受理环节,对客户经理受理权限实施分层管理并结合轮换机制,提高岗位约束力;抓好实地调查环节,运用移动贷款平台结合交叉检验技术,真实还原调查现场;抓好审批决策环节,开发新型审批模型,重点区域驻点审批,动态更新行业风险动态,提高小微业务风险识别能力;抓好签约放款环节,严格把控“放贷分离”,升级人证识别功能,加强信息一致性核查;抓好贷后管理环节,执行大小金额分层管理,联动预警系统将风险管理前置化,强化动态管理。五是严格资产分类管理,提高分类准确性。落实监管分类新规,实施涵盖风险预警、客户分类、内部评级、授信管理、贷后管理、风险分类、风险处置、责任认定的“九位一体”风控管理方案,根据预警信号、客户分类、逾期天数等维度制定贷款风险分类调级识别规则,提升风险分类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六是加强资产质量监测管控,强化风险排查,前瞻性防控风险。实行名单制管理,动态监测资产质量变化,建立重大风险隐患客户台账,加强逾期欠息贷款管理;坚持多方位风险排查机制,摸清风险底数,实现早预警、早处置。七是拓宽不良处置渠道,加快风险处置。制定“十六宫格”分类处置策略、灵活施策,联合内外部力量,灵活采取现金清收、贷款置换、归并盘活、政府支持、类银团、依法诉讼、债权转让等方式化解处置风险贷款;积极创新处置方式,实行不良资产推介机制,拓宽处置渠道,推广“带抵押过户”、启用融合法庭、员工代理诉讼等措施,加速资产变现,多种途径化解风险资产。报告期内,通过以上举措,本行不良贷款得到进一步控制,资产质量得到有效管控。

(二)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在极端情况下,流动性不足会导致商业银行的清偿风险。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目标为:遵循流动性监管要求,及时履行本行支付义务并满足贷款、交易、投资等业务的需要。

报告期内,本行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一是持续运作资产负债主动管理机制。本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发挥总体决策作用,对资产负债进行主动、事前管理,通过计划监测和动态调整方式,前瞻性开展资产负债规模和结构整体部署,在顺应市场形势和业务发展需要的同时,坚持流动性、盈利性、安全性有效平衡;计划财务部作为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定期组织召开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例会,对接全行各业务条线,整合业务计划,形成全行级资负计划,提交资负会决策后,业务部门落地执行,事中通报执行进度,事后回顾执行结果。二是加强指标管控。本行根据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要求,重视流动性比例、流动性匹配率、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核心负债依存度等流动性风险指标监测和限额管理。三是定期开展压力测试,本行按照监管要求,立足资产负债结构,区分轻、中、重度,对表内外业务设置参数,模拟分析不同风险场景下现金流缺口状况,结合压力测试结果开展风险评估。四是密切关注货币信贷政策调整和银行间市场资金变动情况,执行超额备付留存策略,持续做好季末、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日间头寸安排,日常开展大额头寸预报机制,监测清算头寸变动,严守流动性安全底线。

(三)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等)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的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本行承受的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于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各外币的头寸敞口,以及投资、交易头寸的市值变化,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是本行面临的主要市场风险。

报告期内,本行主要在以下方面加强市场风险管理:在交易账户方面,本行主要从事债券等与利率风险相关的金融产品的交易,以利率债为主,交易规模较小,总体风险维持在较低水平。风险计量和监控管理方面,主要通过设置盯市止损限额指标、利率敏感性限额指标、风险价值限额指标等风险指标,运用Comstar债券管理系统对债券估值进行监测与计量,实现各类市场风险指标的计量和管理;通过实施压力测试,针对不同程度的利率平行上移情景分析资产市值变动影响,结合市场研判,加强规模和久期类指标管控,适时调整交易策略。日常管理方面,根据全行市场风险限额指标体系,对交易账户规模、基点价值、修正久期、风险价值(VAR)、单券损益等指标由市场风险管理部门执行日常监控和持续报告。此外,本行外汇业务比较单一,以结售汇业务为主,主要通过制定外汇平盘交易流程,对隔夜及日间敞口实施限额监控,动态管理汇率风险,并运用系统实时监控即期结售汇敞口额度、敞口头寸成本等重要指标。

在银行账簿方面,本行根据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商业银行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指引(修订)》,持续完善管理政策和机制,不断提升风险识别和计量水平,强化主动引导,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整体平稳。一是通过以经济价值利率敏感性为核心的利率风险计量与管理框架,主动引导资产负债业务规模、期限结构及利率结构调整,确保短期净利息收入和中长期经济价值平稳获取,利率风险平衡可控。二是采用静态和动态模拟相结合的风险计量手段,强化风险识别和计量分析,基于静态的重定价缺口表,直观展现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错配情况以及利率敏感性特征,并通过分析利率变化对净利息收入和经济价值指标的影响,加强银行账簿利率风险主动管理;三是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提高银行账簿利率风险对于宏观政策的敏感度,对未来利率走势加强研判,保持本行财务表现的稳定。

在金融衍生产品业务方面,本行始终坚持审慎原则,开办的业务包括利率互换、外汇掉期、外汇远期及结构性存款平盘交易。本行将衍生产品业务纳入市场风险限额管理体系,实施限额日监控,重点监测规模、净值、基点价值、损益等风险指标,强化衍生产品业务市场风险管控。

(四)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本行面临的操作风险主要来自于授信业务、投资业务、支付业务、员工管理、法律事务、外部事件等方面。

报告期内,本行主要在以下方面加强操作风险管理:一是完善操作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操作风险的基本制度、管理规定,提升制度合规性、完备性、可操作性。二是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持续跟进重点领域业务的风险监测及评估,针对发现问题及时预警,提出合规性建议;健全集中对账、事后监督机制,强化账户风险防控、筑牢防赌反诈防线,完善柜面业务无纸化建设,加强柜面业务的管控力度;强化信贷业务流程控制,规范信贷业务操作;针对重点业务领域、重要业务环节的操作风险进行排查,保持案件防控的高压态势。三是加强管理工具运用。运用操作风险管理的三大工具,通过整合流程、梳理方法,运用RCSA(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工具)识别风险点和控制措施,运用KRI(关键风险指标工具)监测关键风险变化,运用LDC(损失事件收集工具)收集风险损失,对全行操作风险进行统一全面管理,有效防范操作风险隐患,尽可能减少操作风险损失。四是提高系统平台支撑。加强风险指标监测、检查与问题管理、员工异常行为管理等系统功能建设,定期运用审计模型对员工异常行为进行常态化检查,提升本行操作风险系统化管理水平。

(五)合规风险

合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

合规风险主要是强调银行因自身原因违反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等而遭受的经济或声誉的损失。

报告期内,本行坚持合规优先、主动合规、全员合规的合规理念,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全行合规管理短板,夯实合规管理根基,建立健全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合规管理长效机制。合规管理组织体系上,本行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总行各部门、各分支机构以及全员共同负责的合规管理组织体系,并从支行副行长、部门副总、业务骨干中选聘合规专员,配优配强合规队伍。合规文化体系上,持续开展每周一学、每月一讲、每年一考、每年一奖、上好合规一堂课“五个一”计划,编发“违规案例”、“以案示警”等,引导全员明晰从业规范和行为操守,遵纪守法心存敬畏;持续发布监管处罚、合规提示,持续营造全行合规经营氛围。制度流程管理体系上,本行完善制度审查、制度流程梳理与后评价工作;对全行制度实行动态维护,确保外规内化有效落地,强化制度流程管控力度。合规管控体系上,本行推行包干制、排查制、报告制、伙伴制合规案防管理“四项机制”,明确合规风险管理责任、义务;完善全行检查统筹管理模式,开展各类案件风险排查;提升分支机构内控“九个一”工作机制;强化问题库数据分析与运用,建立违规问题定期分析机制;常态化开展各类员工异常行为排查;进一步厘清全行授权体系,梳理全行信贷业务权限。合规考评问责体系上,完善三道防线问题整改问责联动机制,形成部门、机构、专兼职合规管理人员、全行员工的分层、分类合规案防考核体系,加大违规问责力度,提升考评质效。合规管理科技支撑体系上,推进合规管理数据平台建设,整合现有各类合规管理数据,完善各类合规管理工具,探索合规管理数据化、智能化,不断提升合规管理水平。

(六)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

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是指公司的产品或服务被不法分子利用从事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进而对公司在法律、声誉、合规、经营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本行面临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主要来自银行账户被不法分子利用,以看似正常的交易作掩护,改变犯罪收益的资金形态或转移犯罪资金所带来的风险。

本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反洗钱和恐怖融资内部控制体系。依据反洗钱和恐怖融资法律法规及本行实际,制定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开发上线了较完善的反洗钱和恐怖融资监控系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反洗钱和恐怖融资组织体系,确保全行业务的稳健运营。

本行积极履行反洗钱和恐怖融资职责,采取多项举措保证本行合规有效。一是完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管理内控体系,做好政策指引,加强制度保障。二是优化反洗钱和恐怖融资组织架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各业务部门、主管部门职责,加强分工协作。三是实施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评估,通过机构、产品等多层次的风险评估与机制完善,不断夯实薄弱环节,增强风险防控能力。四是加强客户基础信息治理,提高反洗钱和恐怖融资系统数据质量,落实人行客户持续识别要求。五是不断强化内控执行情况检查,持续开展反洗钱和恐怖融资非现场检查。六是履行宣传义务,定期开展反洗钱和恐怖融资宣传工作,针对不同群体,结合本行业务特征,将预防洗钱犯罪、保证金融稳定安全的职责落到实处。

(七)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由本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本行负面评价的风险。作为公司治理和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行通过健全防控机制、加强品牌建设、强化正面发声等多方面主动有效防范和应对声誉风险事件,巩固提升良好企业形象。

报告期内,本行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声誉风险管理:一是规范信息披露,稳定市场预期。本行持续发布定期报告、临时公告,积极主动开展信息披露;接待机构投资者调研、参加机构策略会,积极解答投资者关切问题,稳定市场预期。

二是做好舆情监测,妥善处置投诉。建立适合行情的监测管理制度,完善舆情分析研判和预警机制。由专人负责持续跟踪信息传播趋势与新增舆情信息,分析研判可能对本行产生的影响,预判事态的进展,酝酿应对预案。建立统一高效的消费投诉处理机制,对消费投诉实行分层分类管理,通过“首问负责、指定办理和提级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查、核实和处理。三是强化品牌建设,积累声誉资产。在原有高铁广告投放基础上,采用“广播+大户外”传统媒体组合锁定精准客群、助力本行产品宣传推广;持续新增商标注册,充实品牌商标知识产权库。四是加强媒体发声,增强正面宣传。加强信息挖掘力度,围绕全行中心工作,整合全行宣传资源,利用线上、线上外宣渠道,提高对外宣传强度,极传播本行良好形象,树立本行品牌公信度。五是落实消保要求,提升消保实效。优化消保组织架构,完善消保制度体系,提升分工协作机制,开展员工专题培训,开展多元化、常态化公众宣教活动,切实践行消保职责。六是加强培训演练,提高应对能力。将声誉风险课程纳入员工培训课程体系,前置声誉风险防范关口;积极开展声誉风险应急演练,增强声誉风险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据业务线上化;加快“科创四张网”建设,运用投贷联动、投存联动、投承联动、组合融资、产业顾问等业务,整合行内外丰富的资源,通过多元化产品组合,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方案。

金融市场业务:精细化管理本外币业务,优化资产管理质量;畅通融资渠道,保障全行流动性。加快推进轻资本业务发展,优化人才梯队。加强财富管理体系建设,综合推动自营理财及代销业务发展,为客户提供综合化的财富配置服务。

村镇银行业务:抓住发展机遇,积极稳妥推进村镇银行收购兼并工作,壮大发展队伍。升级渠道保障,实现扩面增效。整村授信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升级3.0系统,上线网格地图系统,助力整村授信模式深入高效,存贷业务同步推进,加快整村授信,做小做散结构更优,客户根基持续巩固。积极推动存贷业务联动工作,在业务联动和考核联动的基础上,整合存贷业务贡献度,加强队伍融合转型,形成统一的队伍管理体系。

战略定位清晰高远。公司秉承“普惠金融、责任银行”的使命,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小企业、服务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专注于特色化、差异化的普惠金融发展路径,以标准化技术和流程优化普惠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民营小微企业,助力乡村振兴领域,打造普惠领航标杆银行,科技领跑价值银行,区域领先幸福银行。

零售转型持续深化。公司坚定“做大户数,做小客户”的经营策略,坚持走差异化的零售转型之路,摸索出独具特色的“常农商微贷模式”,成功向苏中、苏北、中部、西部进行移植和复制,织起一张覆盖百县、千镇、万村的普惠金融服务网络。以线上产品为抓手,促进线上线下300959)业务场景融合,以线上技术为支撑,优化微银行及电子银行功能,提升客户体验,搭建覆盖“城、镇、村”三级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

风险管控不断完善。公司严格遵守“创新、稳健、合规”的风控原则,着力强化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建设。统一敏捷风控团队,成立数字风控小组,搭建风控专家平台融合专家经验和建模经验,统筹模型全生命周期管理。统一模型技术体系,打造数字化风控系统集群,覆盖5大业务条线。依托统一的智能风控决策平台,形成针对账户欺诈、交易欺诈、信贷欺诈统一的监控体系,持续提升数字化风控能力,覆盖异常交易预警、涉诈账户拦阻、反黑中介进件监测、个人线上信贷审批和智能贷后预警等5个场景,有效提升风控水平。成立风险模型策略研究室,用规则、模型、策略等智能风控手段,为业务发展提供助力,打造完整的个人信贷全流程风控模型解决能力。

科技水平显著提升。公司坚持“科技强行”战略,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制定《数字化转型规划》(2023-2025年),以“四提升两降低”为目标,进一步夯实数字化核心基础,具备微贷集成、风控集成、账务处理、渠道集成和数据分析处理等五大核心技术,打造了

营销中台、风控中台、数据中台三大中台。通过国际软件测试成熟度模型集成TMMi3级认证,成为全国首家同时覆盖敏捷和传统两种测试模式的县域农商行。

人才建设固本强基。公司高度重视人才梯队建设,以人岗相适为中心,调优全行人员结构,以线上转型为重点,优化内部流程节点,以能上能下为抓手,加强干部梯队建设,以服务创新为手段,深化员工关怀与激励,以常银学校为阵地,打造特色培训品牌。公司坚持选贤任能,不断完善人才培养、选拔与考核机制,拓宽员工职业通道,聘顾问,评专家,搭建荣誉体系,描绘人才画像,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小牛诊股诊断日期:2024-08-21
常熟银行
击败了87%的股票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中期趋势
长期趋势已有82家主力机构披露2024-06-30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2.45亿股,占流通A股8.42%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6.89元。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